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时间:2023-02-09 14:42:24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1

太阳紧跟牛年的节奏跃过东方的山峰,早晨的第一缕阳光从窗户照射进来,映照在《明朝那些事儿》,带着我走进了悠久有趣的历史,走进了大明帝国不朽的传奇。

这本书的作者是当年明月,帮助我揭开了许多千古谜团,见证了人的善良、伟大、正直、勇敢、气节、贪婪、残暴……也让我看到了大明帝国的兴衰盛亡。在这七部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二、三部。

浅谈第一部《洪武大帝》,讲述的是朱元璋生于元末,幼时贫穷,父母双亡,只好去地主刘小德家干活。之后入皇觉寺,云游四方,增长见闻。但有人诬告他谋反,他才不得已起义,于是他招兵买马,经历了无数次战斗,占据应天、大败陈友谅、讨伐张士诚、北伐元朝、建立大明。即位洪武大帝之后,严纪肃贪,违者杀无赦!关注民生,兴修水利,减免税负,紧抓教育,大兴科举,建立国之监,重视人才培养,明朝在开国皇帝的统治下,社会发展,国家富强,史称“洪武之治”。朱元璋病逝,传位于长子朱标的次子朱允炆。朱允炆一登基就厉行削藩政策,他与叔父朱棣展开了斗争。可朱允炆偏信齐泰和黄子澄的谗言,导致朱棣奉天靖难之名,起兵攻打建文帝,并成功登基,但也留下了一个千古谜团:建文帝朱允 ……此处隐藏16505个字……,虽然失败,却敢于直面最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是当之无愧的真正的勇士!虽败犹荣!

而今,刚刚走出象牙塔的我们,最缺乏的也许就是这样一种奋力拼搏、不怕失败的勇气吧!

90后的我们,出生在新中国最好的时代,生活上的衣食无忧,学习上的顺风顺水,人生中的一路坦途,都让我们习惯了去享受成功,习惯了去迎接胜利,也习惯了去选择风险低、回报高的速成道路,却少了一份“纵然可能无能为力,可我偏要努力争取”的倔强和坚持。

入职至今,感触最深的时刻,是在入职集训时集体挑战的“生命动力环”项目。70多名新员工,在教官的指挥下,围坐成一个圆圈,每个人都全力向后拽紧绳子,本来柔软的麻绳瞬间成为了钢铁般坚硬的“大铁环”,大家齐心协力同时按照上下左右的节奏同步摆动,开启了最大规模的一次团队合作。

七月流火,烈日当头,“生命动力环”训练时做到100次的时候,大家就已经胳膊酸痛、汗流浃背、口干舌燥了,大家也很“稳妥”地为自己设定了800次的目标。

然而,真正挑战的时候,在教官和左老师的鼓励下,大家纵然心理没底,却仍然“努力争取了”一次,最终达成了20xx次这个震撼了在场所有人的最终目标。

知其不可而为之,做好失败准备偏偏又抵达成功彼岸的那一刻,所有人都被感动了。

决定挑战20xx次目标那一刻,无论成败如何,所有人就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勇士!

思绪飘回,翻到《明朝那些事儿》的最后一页,读到篇尾那首诗的最后一句: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结束了吗?

结束了。

真的结束了吗?

没有。

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将用自己的方式,度过今后独一无二的人生。

《明朝那些事儿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