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过年的作文

时间:2022-12-28 18:51:59
精选高中过年的作文集合7篇

精选高中过年的作文集合7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过年的作文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过年的作文 篇1

要说过年的气息,那就是在腊月初八之后,才渐渐地越来越浓。对于我们小孩子,因为腊八节就可以吃上腊八粥了,对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孩子,这简直就是神仙过的日子了。

当地对于腊八节有谚语:腊月八,杀北瓜(有的地方叫南瓜)。又有:腊月八,米汤香的叫刮刮,没米汤,杀老鸭。我不知道,在山大沟深的陇南地区,本来是很少有人养鸭子的,为什么要没米汤杀老鸭。后来,我想,可能是为了押韵吧,因词害义,让后世人费解。但是,这一点也不会影响我们对腊八节的期盼。在我们当地,现在的腊八粥内容很丰富,不亚于八宝粥之类的驰名商品。但是,在我们小时候过腊八节,一般地就只是黄米和大米两样煮的粥,好一些的家庭,能用纯粹的大米和一点花生、大豆煮腊八粥,在当时就是最好的腊八粥了。

吃了腊八粥,往往家里大人就会安排大一些的孩子,端上一碗腊八粥,拿上砍柴刀,带领小一些的孩子去给树喂饭。小的时候,大部分时间是三哥,带着四哥和我,有时还会带上二大家的两个孩子(当地将父亲的兄弟称作大,排行老几,就叫几大),这时,就要到两家的果树的地方,往往是要转大半个村子。到得树前, ……此处隐藏6702个字……云会跟丝弦锣鼓;既无节奏又无言词的重庆人统称为乱劈柴。所谓纸鸢就是“鹞儿”。

鹞儿用细竹为骨,制成飞禽形状,用纸或绢粘在上面,穿上线迎风放飞。重庆人向来心灵手巧,鹞儿的形状多彩多姿,有蜈蚣形、蝴蝶形、美人形、月亮形、星形等等;还有以竹为笛,把它绑在鹞儿的头上,使风声入笛,其声如筝,这种类型的鹞儿才是风筝。另外,过去重庆人还别出新裁地用很长的纸条,粘在小竹圈上,套在线中,等到鹞儿放到高处,将竹圈跟纸条附线迎风而上,被重庆人称作灯鹞。龙灯的涵义比较宽泛,说小了它是用纸或绢蒙成各种形状,能够为燃烛避风的灯罩;说大了它就是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灯会的统称。原先重庆的船灯,一般以细木为骨,扎成船的形状,再蒙上皮纸或嵌上玻璃;还有马儿灯,用细竹扎成马的形状,但没有四条腿,用纸糊上,分为前后两截,每截当中点燃一支蜡烛,分别系在儿童前后身上,象骑马的样子;再有走马灯,灯中竖以麦秸,秸下插在细钉当中,灯的上面是纸制的风车,四边挂着纸剪的人跟马,用烛烟驱动风车,旋转灯上的人马。走马灯跟船灯,只能悬挂不能行动,而其他形状的灯则可以随龙灯大队一起喧闹于大街小巷之间。

花爆就是烟花跟爆竹的总称。最大的称烟火,要在空旷处搭架引放,以看烟花流荧为主;其次是花筒,小大由之,老少咸宜,点燃后既听其声又观其形;再次是炮杖,尤为少儿所喜,燃放后只为听其惊心动魄的一响。那时候重庆百姓燃放的花爆,多为花筒,比较著名的有在木盆中施放的金盆闹月、在池塘河溪中施放的水老鼠,以及不受地形限制,各到各处都可施放的九龙取水、二龙戏珠、白鹅生蛋、老鹳弹霞等等。一方水土酿就一方习俗。老重庆的过年习俗,反映了重庆人随缘、达观、仗义、机敏、幽默以及热爱生活、知书识礼、乐趣自取的一方民风,这实在是重庆人的福气。

《精选高中过年的作文集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