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分享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那么你有了解过作文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一分享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分享作文1从上幼儿园到现在读小学五年级,我己经记不清老师让我们捐过多少次款了,捐款就象老师向我们收取学费一样,在我的脑海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老师讲述的捐款的意义和作用,对我来讲都是空洞和抽象的。直到上一次,我亲身经历了那件事,才使我对捐款的意义有了深切的体会,它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巨大冲击,使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我拿出期中考试的奖励——50元,电话约好表弟到肯德基门口见,我便拍拍“鼓鼓”的口袋,骑上自行车向目的地驶去,一路上我一面哼着小曲,一面想象着品尝美味的感觉。突然,我在桥上看见一群人围在那儿,出于好奇,我推着自行车挤了进去,只见一个穿着中学校服的少年跪在地上,面前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他是一个被迫失学的中学生,父亲多年前病故,家中50多岁的老母亲又生病了,现在还躺在床上,他没有钱给母亲治病,他的生活没有出路了,他请大家伸出援助之手,捐点钱给他母亲治病……大家沉默片刻,“我捐10元”“20元”“我捐100元”……人人争先恐后,热心捐助。我捐不捐?捐?可表弟还等着与我一起吃汉堡呢!不捐?这个可怜的大哥哥,他将失去母亲,离开学校……我的心里仿佛有两个小人在打架 ……此处隐藏3564个字……在用心传递着彼此之间的感情。
学校举办了一个捐书活动,每个同学都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书,捐献出来,给更多的同学看到。就拿我们班来说吧,我们班的同学才一天时间,捐出的书就已经“堆积如山”了,把那个抄书名的男同学忙得团团转。当然我也不例外,我也把自己喜欢的四本书捐给了学校,可见我们班的同学多有爱心呀!后来,我们还在中队活动时开了好书推荐会,每个被抽到的同学,都拿着自己喜欢的书,到讲台上,把这本书的内容,有趣的部分和感动人心的情结,简单的介绍一下,让大家对这本书更加的理解,如果喜欢看还可以找这位同学接来看看。而且,同学向我借书,我也很乐意与她分享我的好书。这就是分享乐趣。
有一个关于特雷莎修女的故事:有一次,他听到一个消息,有一个信奉印度教的家庭已数天没有东西吃,所以她修女了一些米,跑到他们家中。在修女还没有弄清楚究竟时,那家庭中的母亲已把米分成两份,将其中一份送给那信奉回教的邻居。修女问她:“你们一家每人可以吃到多少呢?我给你们的米粮只有那么一点,并且你们共有十个成员,你们如何够吃呢?”那母亲只回答了一句话:“他们也没有东西吃。
这个故事中的母亲,给了我们“分享”的最高度的诠释,因为她的回答还原了生命原本的亮丽底色,并且让我们懂得了:分享是生命的一种快乐与幸福。
通过分享自己的东西,你与他人之间的冰墙会渐渐消融,能使人感受到分享的乐趣之大。如果什么都不与人分享,把自己封闭在“密室”里,个人的内心就只能是一个封闭而孤独的空间,无法与他人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中。而每一种人生的快乐与痛苦都需要与他人分享才能让它成为有价值的东西。
分享是博爱的基础,不与他人分享感受的人注定孤独。让我们行动起来,学会与人分享。分享的世界是美好的!